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5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34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流变分析、食品物性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分析等研究冷藏过程中不同含量(相对玉米淀粉干基质量的1%、3%、5%和7%)皂荚糖胶对玉米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动态流变时间扫描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玉米淀粉的弹性模量增加,皂荚糖胶的加入使复配体系弹性模量的变化率减小,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淀粉的短期老化;凝胶强度实验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玉米淀粉凝胶体系的硬度值增加,皂荚糖胶的加入使玉米淀粉形成质地更柔软的凝胶,硬度值明显降低;差示扫描量热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皂荚糖胶含量的增加,复配体系的老化率逐渐减小。用低场核磁水分运动性实验方法,通过5%皂荚糖胶加入前后淀粉凝胶中自由水、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的对比证实该胶对凝胶的水分分布有较大的影响;该研究能进一步丰富植物胶体对淀粉老化性能影响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胰蛋白酶的保鲜机制,探讨火龙果中胰蛋白酶和抗氧化酶的协同机制,根据胰蛋白酶调控火龙果的RNA-seq数据筛选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整个ROS网络是真正的生物无标度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中的MCODE插件分析,大多数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s,GPXs))都聚集在ROS网络的第2个簇中。通过进一步分析差异表达的抗氧化酶,过氧化物氧化酶(peroxidase,POD)和CAT应是胰蛋白酶调控机制中的核心蛋白。此外,通过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数据鉴定出的所有22 种饱和脂肪酸均被下调。饱和的溶血磷脂酰胆碱 (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LysoPC)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PE)中有7 种是主要代谢产物。结论:胰蛋白酶可通过调控抗氧化系统,抑制饱和脂肪酸水平,实现火龙果的保鲜作用。胰蛋白酶的应用为水果的保鲜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吸振器减振频带狭窄的问题进行半主动吸振器研究,介绍磁流变弹性体的制备原料及配比。基于磁偶极子理论分析磁流变效应。利用Matlab对半主动吸振器进行建模和仿真,并分析其宽频减振性能,针对添加吸振器导致的受控系统共振现象,提出消除共振的刚度控制方法。以磁流变弹性体为弹性元件设计吸振器,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吸振器的宽频减振效果,分析受控系统的幅频特性,并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任国艳  宋娅  康怀彬  肖枫  孙贺  赵冬  胡敢  王松军 《食品科学》2017,38(18):272-279
以冻干鲵尾脂肪组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超声辅助超临界CO_2(ultrasound assisted supercritical-CO_2,UASC-CO_2)萃取鲵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超临界CO_2萃取(supercritical-CO_2,SC-CO_2)鲵油的工艺条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UASC-CO_2萃取鲵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强36 MPa、萃取温度43.5℃、萃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的鲵油萃取率为93.66%;而SC-CO_2萃取鲵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强40 MPa、萃取温度43.5℃、萃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的鲵油萃取率为75.25%。在相同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萃取压强较低的条件下,UASC-CO_2萃取鲵油萃取率显著高于SC-CO_2。理化性质指标和脂肪酸含量显示,2种提取方法所得鲵油的品质没有显著变化。超声辅助处理方法在保持鲵油品质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鲵油萃取率。  相似文献   
5.
约束阻尼结构可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抑制结构的振动,已在机械和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锤击法,对一种约束阻尼板进行模态实验,参数识别得到其固有频率、振型及模态阻尼。通过模态实验和有限元结果的相互对比,验证了模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敷设粘弹性阻尼的悬臂板结构进行了阻尼特性的研究,讨论了材料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模态阻尼的影响,为结构的减振降噪及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将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与微生物微滴培养(MMC)技术应用于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DA)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构建高产CDA菌株的诱变及高通量筛选方法。结果表明,经过4轮的ARTP诱变及MMC筛选,从200个不同的液滴中共筛选出5个发酵产酶明显提升的液滴,并通过进一步的平板筛选、24-深孔板复筛,获得了17株产酶提高300%以上的诱变菌株。通过对比分析17株高产菌株产CDA的能力,确定了1株最佳CDA高产菌株B4,其CDA最大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15倍,发酵产酶总量达到419.11 U/mL,为原始菌种的3.90倍。该研究为CDA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高通量筛选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酒精溶液(50%,V/V,10 m L/kg)灌喂小鼠42 d,建立酒精肝损伤模型,研究红枣醋对酒精中毒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红枣醋均能显著降低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以及肝脏脂质过氧化(LPO)水平,明显改善肝组织肿大;不同剂量的红枣醋均能显著提高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提高肝组织总超氧化物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保护小鼠肝组织抗氧化系统。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红枣醋能明显改善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肝损伤,作用机制与其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肝脏抗氧化酶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对接和相溶解度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环糊精(cyclodextrin,CD)与光甘草定(glabridin,GLD)之间的包合能力,筛选出适宜包合GLD的CD;制备GLD/CD固体包合物,考察不同干燥方法、不同投料比对固体包合物的包合率、载药量和溶解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别对包合物的形貌、包合物中GLD的存在形式、GLD与CD的相互作用和空间构象进行研究;采用体外溶出实验考察GLD在包合前后溶出特性的变化;采用噻唑蓝法比较GLD及其包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多种CD都能与GLD形成物质的量比1∶1的包合物,其中2-磺丁基-β-环糊精(2-sulfobutyl-β-cyclodextrins,2-SBE-β-CD)包合GLD的能力优于其他CD及其衍生物;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GLD/2-SBE-β-CD固体包合物的包合率和载药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包合物的水溶性有一定差异。适当提高GLD与2-SBE-β-CD物质的量比,包合率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可显著提高载药量。GLD与2-SBE-β-CD物质的量比为1.5∶1时,冷冻干燥法制备的GLD/2-SBE-β-CD固体包合物的包合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6.09%和22.39%。GLD与2-SBE-β-CD物质的量比为1∶1时,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捏合法制得的包合物的饱和溶解度均大于83 mg/mL。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GLD/2-SBE-β-CD包合物形貌差异显著,但GLD在GLD/2-SBE-β-CD包合物中均以无定形非晶体结构存在。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GLD/2-SBE-β-CD包合物的溶出特性无显著差异;GLD/2-SBE-β-CD包合物在胃、肠液中的累积溶出率显著高于GLD及GLD/2-SBE-β-CD物理混合物;与GLD/H2O组相比,GLD/2-SBE-β-CD包合物对HepG-2细胞的抗增殖活性有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证实了2-SBE-β-CD作为GLD载体的优越性,有望拓宽GLD在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开发纤维素等生物可再生资源意义重大。其中,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是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常见的液体酸水解和酶水解分别存在着诸如反应器腐蚀、废物处理难和可回收性差、成本高、效率低、反应时间长等问题。为此,环境友好、可回用的固体酸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纤维素水解反应中。该文分别对传统固体酸和新型磁性固体酸水解纤维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纤维素在化学、发酵、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密度CO_2(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前处理对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冻干鲵皮为原料,采用DPCD对鲵皮进行前处理,酶法提取鲵皮胶原蛋白,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DPCD处理鲵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PCD处理鲵皮的最适温度32℃、压强30 MPa、时间6 h;在该处理条件下,模型预测鲵皮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39.70%,验证值为(39.48±0.74)%,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原料未经DPCD处理胶原蛋白提取率((20.63±0.46)%)相比,提取率提高了18.85%;微观结构显示,鲵皮经DPCD处理后的组织疏松、胶束纤维有规则排列被破坏并呈现多孔状态;电泳图谱显示鲵皮经DPCD处理后,胶原蛋白保持典型的Ⅰ型胶原蛋白结构特征。DPCD处理鲵皮,在保持鲵皮胶原蛋白结构特征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胶原蛋白提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